LEL DESIGN STUDIO

丰行侠驿站

丰行侠是活跃在成都市新都区大丰街道的一群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上报城市中的危险和问题,热心参与城市治理。打造丰行侠驿站的初衷,是政府希望利用城市的闲置场地建设一批公共空间(驿站),供丰行侠更好地休憩和补给使用,以感谢他们对于城市的贡献。同时空间也能提供给其他的户外工作者和周边居民使用。

 

与“丰行侠们”一起畅想

项目开始,LEL DESIGN Studio和大鱼营造即组建了由社区营造专家、社会学学者、建筑师、服务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等组成的跨专业研究设计团队,开展了前期研究和策划工作。团队首先对未来空间的使用者们开展了调研,通过参与式现场工作坊等形式,与“丰行侠”们一同畅想和规划了未来驿站的功能和形式。

通过跨专业共创工作坊等方式,工作团队获得了多学科的洞察。在参与前期研究和策划的同时,LEL DESIGN STUDIO的建筑师们也在同步开展建筑学层面的设计研究。

 

向当地居民学习

在紧邻民居、地下遍布管线的空地建造,并且考虑未来可能的规模化复制推广,驿站建筑应该轻巧、建造快速、并对环境扰动尽量小。因此建筑形式上,建筑师联合结构顾问测试了多种尽可能轻巧和能快速建造的空间覆盖方式和结构形式,并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仔细推敲、评估和比选。

然而在多次的基地踏勘之后,附近居民对公共空间的巧妙使用最终激发了我们的灵感。无需一座“建筑”,而是用几根竹竿、一大张塑料布,便可撑起一片凉爽的无边界的休闲空间,居民能很轻松地进入休憩、喝茶。塑料布固定在周围的树和房屋上,两根竹竿将其撑起,这种一上一下,轻盈但又充满张力的平衡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也成为了最终结构形式生成逻辑的灵感来源。
 
 
建造体系研究

建筑首尾两端用两根十字钢柱将一个轻盈的屋面“撑起”,加上边侧直径40mm的9根拉杆形成稳定结构。结构体系达成巧妙平衡,同时空间具有了通透开放的边界。结构顾问iStructure进行了结构精细优化设计,在所有钢柱截面不大于100mm*100mm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结构尺寸,以实现轻盈和富有张力的效果。

 

功能场景变!变!变!

功能上,驿站不但需要尽可能满足丰行侠们和所有的户外工作者(环卫工人、社区工作人员等)平日使用的需求,同时也向社区居民开放。孩子们可以放学在这里写作业,老人们也可以在社交和举办活动。多元的使用人群,复杂的使用需求,都需要建筑可以在室内和半室外的状态灵活切换,同时也能兼顾不同的场景:可以是节日的活动空间,亦可呈现小型社区展览,不仅可以是惬意开敞的社区客厅,亦可以是具备空调的安静议事空间。

出于空间公共性、灵活性和降低能耗的考虑,我们设置了一扇12米长可完全打开/关闭的折叠门窗,气候温和的季节,折叠门可以完全打开,最大限度赋予空间公共属性。需要关闭时候,可围合出40平方米的室内空间(设置了空调供极端天气使用)。剩余的60平方米被处理为L型的半室外空间(设置有吊扇),这一24小时开放的区域更大程度提高了建筑的公共性,降低了建筑的使用门槛。

家具和设备配置上,既要保证满足户外工作者的日常补给和工作支持,也考虑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的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空间设置了固定桌椅、灵活桌椅、冰箱、微波炉、饮水机、自动贩售机、医疗箱、储物柜、储物间等。此外,还设置了可供活动和展览使用的电视和展墙/展台等。

 

结语

在这样一片不大的场地里,寄托着城市对他们的小小善意。通过驿站的营建,希望能为丰行侠们提供一个有温度的公共空间,在城市和社区里为他们点亮一盏小而温暖的灯。

 

项目名称:丰行侠驿站

项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2年4月-2022年10月

 

指导单位:成都市新都区社治委

支持单位:新都社区发展基金会、大丰街道办事处、高堆社区

社区研究顾问专家:胡燕子、刘滢

项目统筹:罗赛

建筑及室内设计:LEL DESIGN STUDIO / 余快、杨睿豪、陈怡沐、赵剑波、封腾飞(实习)

社区研究及策划:大鱼营造 / 何嘉、金静、李理、黄颖、桂瑶杰(实习)

结构顾问:iStructure 结构事务所 / 杨笑天、吴琨营

幕墙顾问:四川柒别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夏祥哲、夏琳

施工图设计:成都中睿远信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付翔、杨艳冰

视觉顾问:张雅岚